全地形越野车的制作方法

全地形越野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越野车,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车或军车分为两种,分别是轮胎和履带式。轮胎式的车可以高速行驶,但是复杂地形无法行驶,比如遇到雪地需要加装防滑链;而履带式的车适合各个复杂地形,但是行驶速度太低。现有的越野车为了提高越野能力而采取了加大轮胎、加大排量、加高底盘等方式,但是在沙漠或碎石地形会拖底,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地形越野车,能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式,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包括车架、发动机和行驶系统,行驶系统包括第一行驶装置和第二行驶装置;第一行驶装置包括底盘架、多个滚轮和设置在底盘架下方的两个带总成,带总成包括驱动轮、多个负重轮、升降轮和连接带,驱动轮和升降轮设置在底盘架两端,升降轮连接升降机构,连接带连接驱动轮、负重轮和升降轮,滚轮位于两个带总成之间且设置底盘架下方;第二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两端的行走轮胎,发动机通过分动器及传动轴不同转速的动力分别传递第一行驶装置和第二行驶装置;第一行驶装置和/或第二行驶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另一端连接车架。

所述全地形越野车优选方案,分动器输出端连接三个传动轴,其中两个传动轴经差速器与行走轮胎的支撑轴连接,另外一个传动轴经差速器与驱动轮的轮轴连接。

所述全地形越野车优选方案,升降装置为液压缸,升降机构为齿轮齿条升降器。

所述全地形越野车优选方案,连接带为履带或传动皮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履带做底盘,不仅保护了底盘,平时可高速行驶,遇到特殊地形,通过液压缸控制降下履带或者收起轮胎,也可配合轮胎,在山林、沼泽、泥浆、雪地、沙漠、碎石、陡坡及河流中稳步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第二行驶着地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第一行驶装置着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第二行驶着地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第一行驶装置着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仰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图8是连接带为履带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9是连接带为传动皮带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中:1、第二行驶装置,2、第一行驶装置,3、升降装置,4、升降机构,5、发动机,6、升降轮,7、传动轴,8、差速器,9、行走轮胎,10、驱动轮,11、负重轮,12、侧翼履带,13、滚轮,14、分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图5、图6、图7及图8,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包括车架、发动机5和行驶系统,行驶系统包括第一行驶装置2和第二行驶装置1;第一行驶装置2包括底盘架、多个滚轮13和设置在底盘架下方的两个带总成,带总成包括驱动轮10、多个负重轮11、升降轮6和连接带,驱动轮10和升降轮6设置在底盘架两端,升降轮6连接升降机构4,连接带连接驱动轮10、负重轮11和升降轮6,滚轮13位于两个带总成之间且设置底盘架下方;第二行驶装置1包括设置在车架两端的行走轮胎9,发动机5通过分动器及传动轴7不同转速的动力分别传递第一行驶装置2和第二行驶装置1;第一行驶装置2上设置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另一端连接车架。

参考图5分动器输出端连接三个传动轴7,其中两个传动轴7经差速器8与行走轮胎9的支撑轴连接,另外一个传动轴7经差速器8与驱动轮10的轮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3为液压缸,升降机构4为齿轮齿条升降器。

参考图8连接带为履带,参考图9连接为传动皮带。

参考图7可以在底盘架两侧设置侧翼履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参考图3及图4升降装置3设置在第二行驶装置1上。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地形越野车,能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式,提高了车辆的机动性能。其包括车架、发动机和行驶系统,行驶系统包括第一行驶装置和第二行驶装置;第一行驶装置包括底盘架、多个滚轮和两个带总成,带总成包括驱动轮、多个负重轮、升降轮和连接带,驱动轮和升降轮设置在底盘架两端,升降轮连接升降机构,连接带连接驱动轮、负重轮和升降轮,滚轮位于两个带总成之间且设置底盘架下方;第二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车架两端的行走轮胎,发动机通过分动器及传动轴不同转速的动力分别传递第一行驶装置和第二行驶装置;第一行驶装置和/或第二行驶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另一端连接车架。技术研发人员:门德君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门德君技术研发日:2017.08.11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相关数据

《易传》彖传上·贲 译文及注释
microsoft 365下载

《易传》彖传上·贲 译文及注释

⌛ 07-22 👁️ 8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