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没有吞噬地球之前,地球生命就会因为缺水、干旱、炎热而灭绝。如果想要保护地球生命,人类必须提前找到另一颗适合居住的星球完成迁徙,或者制造巨大的“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可以移动到太阳系的任何地方。
按照目前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制造“行星发动机”是更可行的方式。推动地球跟随太阳的膨胀而运动,让地球时刻保持在宜居带内,等待太阳停止膨胀即可。
太阳目前的分类属于黄矮星,黄矮星十分稳定,寿命较长,但演变为红巨星后的太阳,会进入到非常活跃的状态,耀斑爆发可能会成为家常便饭,人类或许不得不躲藏到地下生活,从而避开各种辐射。
红巨星的活跃,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寿命较短,一颗黄矮星的寿命可以长达数百亿年,而红巨星的寿命只有数百万年时间,红矮星内部剧烈的核聚变,会让氢元素消耗殆尽,铁元素逐渐生成,核聚变开始减弱,内部辐射无法继续抵抗重力,红巨星开始坍塌收缩,根据恒星的质量,红巨星可能坍塌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按照太阳的体积,白矮星就是最终的归宿。
地球经过数百万年的安定期后,需要再次重启“行星发动机”,跟随红巨星的坍塌速度进行移动,从而在宜居带获得足够的能量。如果在红巨星坍塌时,人类没有离开太阳系,而是选择跟随红巨星,那么地球生命就是选择了灭绝。
红巨星坍塌成白矮星后,核聚变会完全停止,白矮星就像是一块烧红的铁块,逐渐散发着自己最后的能量。地球需要非常靠近白矮星,甚至比地月距离更近,才能得到足够的能量,这也意味着地球生命需要承受巨大的辐射作用,所有生命也都将面临灭绝。
太阳的死亡,将是人类逃离太阳系最好的机会:
人类虽然可以在太阳系苟延残喘,但是想要在宇宙中不断繁衍生息,人类必须要离开太阳系,而红巨星的膨胀,就是离开太阳系的最佳时间。
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太阳死亡变为红巨星后,宜居带会移动到木星附近,届时木星的众多卫星会进入到宜居带,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木卫二欧罗巴。欧罗巴一直被科学家认为是太阳系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欧罗巴是一颗冰封星球,但内部存在类似地球海洋的温暖盐海。
当太阳膨胀为红巨星,欧罗巴的冰雪将会消融,人类或许可以同时占据地球和欧罗巴,从而获得双星球资源,快速发展自身文明。
总结:
恒星,并非是永恒不灭的天体,而是行星逃离恒星系的“倒计时”。当恒星寿终正寝,逐渐膨胀为红巨星时,行星上的生命就需要齐心协力,逃离到安全的位置。在危险来临之时,也是机遇出现之时。
红巨星的出现,不仅仅会融化恒星系外围的星球,从而创造更多适合居住的星球,红巨星释放的巨大能量,也是逃离恒星系的能量来源,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可以利用红巨星膨胀的能量制造星际飞船或太阳帆飞船,那么或许可以帮助人类到达光速的50%左右,只需要数十年时间,人类就可以到达另一颗恒星系,寻找另一颗“地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